會員登入
註冊會員

最低工資再度調漲,中小企業人資該注意什麼?

最低工資再度調漲,中小企業人資該注意什麼?

已產生圖像

最低工資再度調漲,中小企業該注意什麼?

一、最新最低工資調整消息

勞動部於 2025 年 9 月 26 日召開最低工資審議委員會,決議自 2026 年 1 月 1 日起調升最低工資:

  • 月薪:由新臺幣 28,590 元 提高至 29,500 元,增加 910 元

  • 時薪:由 190 元 調升至 196 元

這次調整漲幅約 3.18%,也意味著最低工資已經連續 10 年持續上漲。對勞工而言,薪資基礎被保障,但對企業,特別是中小企業,則是人事成本壓力的再一次升級。

二、中小企業人資的應對措施

面對調薪,不僅是「月薪」數字上升這麼簡單,人資必須同步檢視、調整相關制度:

  1. 加班費基數調整:最低工資提高,代表加班費、夜班津貼、國定假日工資計算的基準點隨之拉高。

  2. 勞健保級距與自付額調整:投保於最低級距額度的員工,勞健保局將會於115年1月1日逕行調整,而人資需注意於計算薪資時同步調整員工自付額的扣款金額。

  3. 公司預算與薪資結構檢視:除了符合法規,企業應提前編列人事成本預算,避免臨時調整造成營運壓力。

  4. 檢視相關津貼與補助金額:若公司內部規範有依附最低工資計算的補助或津貼(例如交通補助、餐費補助),需一併檢視。

三、薪酬設計調整建議

最低工資連續 10 年調漲,許多公司卻只顧著「跟上法令」,忽略了員工的心理感受。這樣的結果,往往造成新進員工的起薪逐年墊高,但老員工薪水卻停滯不前

這會帶來什麼問題?

  • 老員工覺得被忽視,心裡「不平衡」。

  • 團隊流動率增加,人才一旦出走,企業要花更多成本重新招募、訓練。

企業該怎麼做?

  • 全面檢視調薪制度:不只跟著法規最低門檻走,而是建立透明、合理的調薪機制。

  • 獎金與績效連動:獎金制度不應流於形式,應與績效結果掛鉤,讓員工感受到努力與回報一致。

  • 員工關懷與溝通:適時透過內部溝通,讓員工理解調薪考量,避免誤解公司「只重新人、不顧舊人」。

留住人才,往往比招到新人更重要。若企業只顧著符合法規,卻讓老員工心涼,最後付出的代價會更大。


最低工資調漲不是一次單純的數字遊戲,而是一個檢視企業人力成本、薪酬結構與人才策略的契機。懂得趁勢調整的公司,將能把挑戰轉化為留才與提升競爭力的機會。


關注最新動態

關注策識永續人才管理顧問,獲取最新的動態與資訊

發表您的評論